地点
人物库 隋朝
释法进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新繁人
在家素行道持戒。
虽田作。
亦击铧钁使声如钟磬。
以节念诵。
候日影至午而食。
耕耘尤护惜。
虫蚁。
忽空中有声曰。
阇梨出家时到。
如是四五声。
人举闻之。
于是诣路口山薙落。
专行头陀不以名隶寺。
蜀王秀参军郁九闾长乡僚佐十人。
至山以请。
将发辞。
王曰。
彼如不来。
申国法。
王曰不须威逼。
但以礼延。
明日必相见。
毋缓也长卿成都郭门。
顾谓十人曰。
今兹以吾辈升兜率天致弥勒可也。
况山中一道人哉。
暮抵吉阳山下。
虎蹲道旁。
射之马却走惧甚。
即欲宿村舍。
以违王约难之。
俄而一僧负襆将登山。
长卿因悉留诸从者。
而独偕僧抵寺。
床坐召长卿入而向所见虎。
适在床下。
长卿战慄不敢前。
觉之为叱虎去。
长卿乃前。
白王意。
而语言颜色。
犹失度。
笑曰。
檀越初出郭门时。
其雄迈。
固与今异。
长卿顶礼默不知答。
逮旦仍令长卿先归报行。
望乡台已及矣。
遂偕谒王。
为王受戒。
即曰。
辞出。
而衬施一不受。
遽就馆法聚寺王间语其属曰。
吾见进公诚不觉神悚。
后望见之辄为礼。
每咄王曰。
贫道与王。
各有安乐地
何苦相逼恼也。
诸僧谏以为不可频忤王。
曰。
大德畏死。
惟求王意。
而顺媚之。
此岂弘教事哉。
贫道必责其过。
虽死无所畏。
屡入宫籞。
顾华筵美味尽谢去。
而徒绳床之安蒸饼之饱而已。
至授妃姬戒则使之不放逸。
而念无常甚。
而市井民家一时莫不遍赴。
则其分身慈济之迹如此。
慈藏初为王门师。
兼领僧职。
而政治殊严峻。
然诸僧以王故相容忍。
至是诉且祈镌谯
不可。
曰渠性尔。
能受我语乎。
众祈不已。
竟造
出迎。
遽曰。
教门在汝亦太甚矣。
威为息。
既归山中。
久之。
过檀越食。
座上忽失笑。
同座问其故。
曰吾见山寺。
净人穿壁盗蜜故笑耳。
开皇中卒。
寿九十六。
释法进
蜀中新繁人
在俗精进不啖辛腥。
在田农作。
以铧刃为钟磬。
步影而斋。
有送食晚。
便饮水而已。
所犁田地不损虫蚁。
一时空中声曰。
阇梨
出家时到。
如是四五声。
合家同闻。
因诣洛口山出家。
行头陀不居寺舍。
蜀王秀
闻名知难邀请。
参军郁九闾长卿往。
便将左右十人。
辞王曰。
承有道德。
如请不来当申俗法。
王曰。
不须威逼。
但以理延。
明当达此。
长卿出郭门。
顾曰。
今日将尔辈往兜率天请弥勒佛亦望得。
何况山中道人有何不来。
初至吉阳山下。
日暮见虎道蹲。
命人射之。
马皆退走。
欲投村恐违王命。
俄见一僧负襆上山。
长卿命住为伴。
馀从并留。
步至寺所。
召入至床。
又见虎在床下。
怖不自安。
遣虎出。
具述王意。
虽有答对。
而怖形于相状。
曰。
檀越初出郭门一何雄勇。
今来至此一何怯惮。
长卿顶礼默然。
因宿至旦。
令先往益。
贫道后来。
行至望乡台
顾视行已及。
即与同见王。
入内受戒。
即日辞出。
所获嚫施一无所受。
令往法聚寺停。
王顾诸佐曰。
见此僧令寡人毛竖。
戒神所护也。
后更召入城。
王遥见即礼。
曰。
王自安乐
自安乐。
何为苦相恼乱作无益之事耶。
诸僧谏曰。
王为地主。
应善问讯。
何为诃责。
曰。
大德畏死。
须求王意。
眼见恶事都不谏勉何名弘教。
不畏死。
责过何嗛乎。
虽盛饰床筵厚味重结。
而但坐绳床粗饼而已。
乃至妃姬受戒。
但责放逸不念无常。
又辞入山。
重延三日。
限满便返。
诸清信等咸设食而邀之。
至时诸家各称进到。
总集计会。
乃分身数十处焉。
有时与僧出山赴食。
欻尔而笑。
人问其故。
曰山寺净人穿壁盗蜜耳。
及还果如所说斯事非一。
旦述之耳。
初王门师慈藏者。
为州僧官
立政严猛。
瓶衣香花少阙加捶。
僧众苦之。
而为王所重。
无敢谏者。
以事白请为救济。
答曰。
其威力如此。
岂能受语耶。
苦请不已。
房门。
走出。
谓曰。
法门未可如是。
尔亦大力也。
还返入房。
人以大甚为大力。
自此便息言。
僧由此安。
开皇中卒山。
年九十六。
蜀中新繁人
在俗。
精进。
不啖辛腥。
在田农作。
以[锚-田+(巫/十)]刃为钟磬。
步影而斋。
有送食晚。
便饮水而已。
所犁田地。
不损虫蚁。
一时空中声曰。
阇梨
出家时到。
如是四五声。
合家同闻。
因诣洛口山出家。
行头陀。
不居寺舍。
蜀王秀
闻名。
知难邀请。
参军郁九闾长卿往。
便将左右十人。
辞王曰。
承有道德。
如请不来。
当申俗法。
王曰。
不须威逼。
但以理延。
明当达此。
长卿出郭门。
顾曰。
今日将你辈。
往兜率天。
请弥勒佛亦望得。
何况山中道人有何不来。
初至吉阳山下。
日暮见虎道蹲。
命人射之。
马皆退走。
欲投村。
恐违王命。
俄见一僧。
负襆上山。
长卿命住为伴。
馀从并留。
步至寺所。
召入至床。
又见虎在床下。
怖不自安。
遣虎出。
具述王意。
虽有答对。
而怖形于相状。
曰。
檀越初出郭门。
一何雄勇。
今来至此。
一何怯惮。
长卿顶礼默然。
因宿至旦。
令先往。
贫道后来。
行至望乡台
顾视行已及。
即与同见王。
入内受戒。
即日辞出。
所获䞋施。
一无所受。
令往法聚寺停。
王顾诸佐曰。
见此僧令寡人毛竖。
戒神所护也。
后更召入城。
王遥见即礼。
曰。
王自安乐
自安乐。
何为苦相恼乱。
作无益之事耶。
诸僧谏曰。
王为地主。
应善问讯。
何为诃责。
曰。
大德畏死。
须求王意。
眼见恶事。
都不谏勉。
何为弘教。
不畏死。
责过何嫌乎。
虽盛饰床筵。
厚味重结。
而但坐绳床。
食粗饼而已。
至妃姬受戒后。
又辞入山。
重延三日。
限满便返。
诸清信等。
咸设食而邀之。
至时诸家各称进到。
总集计会。
乃分身数十处焉。
有时与僧出山赴食。
欻尔而笑。
人问其故。
曰山寺净人。
穿壁盗蜜耳。
及还果如所说。
初王门师慈藏者。
为州僧官
立政严猛。
瓶衣香花。
少阙加捶。
僧众苦之。
而为王所重。
无敢谏者。
以事白
请为救济。
答曰。
其威力如此。
岂能受语耶。
苦请不已。
房门。
走出。
谓曰。
法门未可如是。
尔亦大力也。
(蜀人以大甚为大力)还返入房。
自此便息言。
僧由此安。
开皇中卒山。
年九十有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瀛州人
初听涅槃于邺下
后南游江表。
避周氏之祸。
有机算。
善权变。
且北僧在陈。
多乖风俗。
略无违忤。
谈者交誉之。
隋室龙兴
即观光辇邑。
光明寺
仁寿中
诏送舍利于荆州大兴国寺
龙潜道场置塔焉。
所以报旧恩也。
帝微时。
尝遇沙门相结纳云。
先是道场前。
步廊自崩。
缮治求就。
至是商度基址。
广狭适衷。
后又送吉州发蒙寺。
其所睹瑞徵。
皆具别记。
久之卒于所住寺。
释慧最
瀛州人也。
初听涅槃游学邺下
因闻即讲曾未经遍。
而言议纶综绰尔舒闲。
故为同席诸贤之所叹仰。
周灭齐日南奔江表。
复习慧门颇通馀论。
且自北僧在陈。
多乖时俗。
机权内动。
不坠风流。
多为南方周旋胶漆。
隋室定天中原安泰
便观化辇掖参听异闻。
后住光明
时传雅导而好居静退。
非贤不友。
神志宏标气调高远。
不妄受辱必清瑕累。
其立志也如此。
仁寿年中。
敕遣送舍利于荆州大兴国寺龙潜道场。
昔者隋高作相。
因过此寺遇一沙门深相结纳。
当时器重不测其言。
及龙飞之后追忆旧旨。
下诏徵之。
其身已逝。
敕乃营其住寺。
彫其旧房。
故有兴国龙潜之美号也。
并出自纶言。
帝之别意。
又道场前面步廊自崩。
僧欲治护。
控引未就。
及舍利既至。
将安塔基。
巡行显敞。
惟斯坏处商度广狭恰衷塔形。
有识者云。
豫毁其廊用待安塔。
四月八日
舍利院内忽然雾起。
斋后便歇。
日光朗照。
有云如盖正处塔空。
仍下细雨不湿馀处。
又感凫鹤众鸟塔上飞旋。
又见云间紫色状如花炬。
雨天花如雪纷纷而下。
竟不至地。
后又送舍利于吉州发蒙寺。
掘深八尺。
豫章板一条古塼六枚银瓶二口。
得舍利一枚。
水顺转。
又得一宝。
体含九采。
人不识之。
具以闻奏。
寺有瑞像。
宋大明五年
僧法均
梦见金容希世。
梵音清远。
因行达于三曲江
见像深潭光浮水上。
太守周湛等接出。
计有千斤而轻同数两。
身长六尺四寸。
金铜所成。
长沙郡送光趺达都。
文帝敕遣还安像所。
宛然符合
总高九尺馀。
佛衣缘下有梵书十馀字。
人初不识。
后有西僧
读云。
迦维罗卫国育王第四女所造也。
忽尔失去。
乃在此耶。
梁天监末
屡放光明照于一室。
武帝将请入
因事遂止。
大同七年佛身流汗。
其年刘敬宣为贼烧郡。
及寺并尽。
惟佛堂不及。
至于十年像又通汗。
湘东王乃迎至江陵祈福放光。
十二年还返发蒙至寺。
放光三日乃止。
陈天嘉六年更加庄饰。
故世传其灵异。
处处模写。
躬事顶礼图于光明。
而骨气雄干。
诚为调御之相。
今时所轻略故也。
后卒于住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道信隋末唐初 580 — 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0—651 【介绍】: 隋唐时僧。
河内人俗姓司马
为禅宗四祖。
少从僧粲法师学,能通内外,弘传禅法。
隋炀帝大业中,入吉州传法。
唐高祖武德中,至蕲州黄梅破头山传法,学徒甚众。
太宗贞观时,累征不起。
后与其徒弘忍迁居东山寺,付法于弘忍,故世称东山法门
代宗时追谥大医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司马氏。
其先河内人徙蕲之广济
生而超异。
幼慕空宗。
且谒三祖璨大师于皖公山。
问曰。
愿和尚与解脱法门。
曰谁缚汝。
曰无人缚。
曰。
既无人缚。
何用更求解脱。
大悟
既具戒。
即受璨大师衣钵。
摄心无寐。
胁不至席者久之。
隋大业十二年
领徒抵吉州
值群盗围城。
七旬不解。
城中困于无水。
适至。
池井皆溢刺史异之。
因扣头求解围禦贼方略
曰。
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于是合城如教。
贼忽见城上人无数。
皆威猛绝伦。
不可仰视。
乃溃归乡住破头山。
学者云委。
既于黄梅路上。
获童子弘忍
骨相秀异。
知宿缘有在。
传以器。
复说偈曰。
华种有生性。
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
当生生不生。
遂以徒众委之。
金陵牛头山
法融说法。
而定其嗣。
贞观中
太宗三诏令赴京师
并以疾辞。
后诏以剑至曰。
苟果不起。
即取其首以来。
且阴有所嘱。
使者谕上旨。
引颈受剑无难色。
使回以闻。
帝愈加敬重。
就赐珍缯。
以遂其志永徽二年九月
安坐而逝。
寿七十有二。
瘗舍利于东山黄梅寺。
代宗朝追谥大医
塔号慈云。
释道信
姓司马
未详何人。
初七岁时经事一师。
戒行不纯。
每陈谏。
以不见从密怀斋检。
经于五载而师不知。
又有二僧莫知何来。
舒州𡷗公山静修禅业。
闻而往赴便蒙授法。
随逐依学遂经十年。
师往罗浮不许相逐。
但于后住必大弘益。
国访贤良许度出家。
因此附名住吉州寺。
被贼围城七十馀日。
城中乏水人皆困弊。
从外入井水还复。
刺史叩头。
贼何时散。
曰。
但念般若。
乃令合城同时合声。
须臾外贼见城四角。
大人力士威猛绝伦。
思欲得见刺史
告曰。
欲见大人可自入城。
群贼即散。
既见平定欲往衡岳
路次江洲。
道俗留止庐山大林寺
虽经贼盗又经十年。
蕲州道俗请度江北黄梅县众造寺。
依然山行。
遂见双峰有好泉石。
即住终志。
当夜大有猛兽来绕。
并为授归戒。
授已令去。
自入山来三十馀载。
州学道无远不至。
刺史崔义玄
闻而就礼。
临终语弟子弘忍
可为吾造塔。
命将不久。
又催急成。
又问中未。
答欲至中。
众人曰。
和尚可不付嘱耶。
曰生来付嘱不少。
此语才了奄尔便绝。
于时山中五百馀人。
并诸州道俗。
忽见天地闇冥。
绕住三里树木叶白。
房侧梧桐树曲枝向房。
至今曲处皆枯。
永徽二年闰九月四日也。
春秋七十有二。
至三年弟子弘忍等。
至塔开看端坐如旧。
即移往本处。
于今若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耀南北朝末隋初 525 — 603年3月6日
释慧耀
姓岐
襄阳人
少沈密。
讷言敏行。
人共重之。
受具后历游访道。
至郑川命师所。
又往衡岳思师所。
咸伏膺请益观用清明
思公于众曰
公于实相观善有玄趣。
居山数年。
值思长往。
欲绝迹武当以希素尚。
行至巴丘曰。
此地禅律罕闻。
可随行化。
江陵导因道懿法师
闻志焉相携。
西上居导因寺。
积十四年不出户庭惟味禅静。
智顗返乡。
叹为故乡不乏贤友足为模楷遗法也。
因是道俗稍来礼谒。
耀杜门密行不偶时俗。
仁寿二年
暮告人曰。
吾不愿恼此众僧。
欲往内华寺可以闲放。
众固留不许。
至三年二月有疾。
见思命二师来迎。
至三月六日跏坐直身而卒。
年七十九。
遂葬于内华。
未终前。
寺中三十馀人。
咸梦宝刹倾倒。
及明异口同音而说之。
昔日导因。
天皇寺是也。
见有柏殿五间两厦。
梁右军将军张僧瑶。
自笔图画。
殿其工正北卢舍那相好威严。
光明时发。
殿前五级亦放光明。
祥徵休咎故不备述。
由此奇感聊附此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惠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姓岐
襄阳人
少沈密。
讷言敏行。
人共重之。
受具后游历。
访道于郑川之命公。
卫岳之思公。
卒事思公数年。
思公谓耀
于实相理观。
有玄趣云。
及思公唱灭。
偶行化巴丘
遇道懿法师
相𢹂西上。
卓锡于江陵之道因寺。
不出户庭者。
十四年。
及智者归乡里。
尤深向挹。
仁寿二年
徙内花寺。
别树道场于开圣西。
以事禅悦。
且诵七佛等咒。
尤灵验。
人之有疾患者。
求之无不效。
大业之季。
虎暴甚。
耀遇虎摩其顶。
以语之曰。
天下方乱。
汝可远去。
毋为百姓所苦也。
虎暴遂绝。
八营贼主扬道生。
亦推诚供给。
萧铣僭立。
仍加延奉。
有所施予。
辄植悲敬二田。
不少储蓄。
建龙归精舍于城府。
尝以兴亡问之。
对曰。
贫道薄德。
不得久为檀越善友。
时盖莫测其言也。
未几唐兵至。
亡。
耀迁化于武德中
春秋六十。
开圣智旷禅师塔侧。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郎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人
隐居西昌,以采樵为业。
或担入城市,遇人买,则自称西昌逸士,酒中人。
并云:“我今献公所缺,公当惠我所无。
”即以樵薪易酒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窦荣定隋 ? — 5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6 【介绍】: 扶风平陵人
窦炽从子。
容貌魁伟,擅弓马,性深沉。
西魏文帝时千牛备身
宇文泰见而奇之,授平车将军
北齐战,不利,乃率精兵邀击,齐师却。
以功进位上仪同
其妻乃杨坚姊。
少与情契甚厚。
为相时,总统露门内两厢仗卫,常宿禁中。
,为右武卫大将军文帝数幸其第。
以佐命功拜上柱国
突厥,挫其锋,进爵安丰郡公
欲以之为三公,固让,乃止。
封陈国公谥懿
全隋文·卷九
荣定扶风平陵人
尚文帝姊安成长公主
西魏大统中,为千牛备身
平东将军,封宜君县
上仪同袭父善爵永富县公
进位开府,除忠州刺史
周建德末,加上开府,拜前将军佽飞中大夫
大象中,领左、右宫伯,拜洛州总管
隋受禅,坐事除名。
寻拜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宁州刺史,除秦州总管进爵安丰郡公
右武卫大将军,转左武卫大将军
开皇六年卒,赠冀州刺史谥曰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周孝范隋至唐初 ? — 6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3 【介绍】: 隋至唐初汝南安成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入仕,为齐王典签,改交趾郡司仓书佐
唐高祖武德中,入秦王幕府
九年,预玄武门之变,以功授千牛将军
太宗贞观元年,出使突厥
五年,转左卫将军
官至左屯卫大将军封谯郡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僧顺
释僧顺
贝州人
习学涅槃。
文疏精覈。
志勤策立。
堪胜艰苦。
常乐弘法于囹圄中。
无缘拘絷假诉良善。
文书既效方便雪他。
投身桎梏情志欣泰。
监狱者悯斯厄苦将欲解免。
方取经疏铺舒详读。
旁为囚隶说法劝化。
事本无踪还蒙放释。
出狱之日犹恨太早。
有问其故。
答曰。
吾闻诸圣地狱化生。
虽不逮彼且事微辙。
开皇隆法
杖步入关。
采访经术住玄法寺
及后造塔。
敕召送舍利于宋州
初到宋城
市中古井由来咸苦。
水色又赤。
无敢尝者。
及舍利至。
色忽变白味如甜蜜。
至造塔所。
初放赤光又放白光通照寺内。
七日辰时天雨白花。
如雪不落纷纷满空。
及下塔时。
白鹤九头飞翔塔上。
下函既了。
方乃北逝。
后还京游寻行业。
唐运初兴巡栖山世。
年既迟暮欲事终心。
行至霸川骊山南足。
遇见古寺
龛窟崩坏形像纵横。
即住修理。
先有主护。
乃具表请武皇特听。
遂得安复
今之津梁寺是也。
仆射萧瑀
大檀越。
福事所资咸从宋国
僧众济济有伦理焉。
后卒于住寺。
春秋八十馀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